经典动态规划:高楼扔鸡蛋
经典动态规划:高楼扔鸡蛋
labuladong经典动态规划:高楼扔鸡蛋
读完本文,你不仅学会了算法套路,还可以顺便解决如下题目:
LeetCode | 力扣 | 难度 |
---|---|---|
887. Super Egg Dropopen in new window | 887. 鸡蛋掉落open in new window | 🔴 |
本文要聊一个很经典的算法问题,若干层楼,若干个鸡蛋,让你算出最少的尝试次数,找到鸡蛋恰好摔不碎的那层楼。国内大厂以及谷歌脸书面试都经常考察这道题,只不过他们觉得扔鸡蛋太浪费,改成扔杯子,扔破碗什么的。
具体的问题等会再说,但是这道题的解法技巧很多,光动态规划就好几种效率不同的思路,最后还有一种极其高效数学解法。秉承本书一贯的作风,拒绝过于诡异的技巧,因为这些技巧无法举一反三,学了也不划算。
下面就来用我们一直强调的动态规划通用思路来研究一下这道题。
#一、解析题目
这是力扣第 887 题「鸡蛋掉落open in new window」,我描述一下题目:
你面前有一栋从 1 到 N
共 N
层的楼,然后给你 K
个鸡蛋(K
至少为 1)。现在确定这栋楼存在楼层 0 <= F <= N
,在这层楼将鸡蛋扔下去,鸡蛋恰好没摔碎(高于 F
的楼层都会碎,低于 F
的楼层都不会碎,如果鸡蛋没有碎,可以捡回来继续扔)。现在问你,最坏情况下,你至少要扔几次鸡蛋,才能确定这个楼层 F
呢?
也就是让你找摔不碎鸡蛋的最高楼层 F
,但什么叫「最坏情况」下「至少」要扔几次呢?我们分别举个例子就明白了。
比方说现在先不管鸡蛋个数的限制,有 7 层楼,你怎么去找鸡蛋恰好摔碎的那层楼?
最原始的方式就是线性扫描:我先在 1 楼扔一下,没碎,我再去 2 楼扔一下,没碎,我再去 3 楼……
以这种策略,最坏情况应该就是我试到第 7 层鸡蛋也没碎(F = 7
),也就是我扔了 7 次鸡蛋。
先在你应该理解什么叫做「最坏情况」下了,鸡蛋破碎一定发生在搜索区间穷尽时,不会说你在第 1 层摔一下鸡蛋就碎了,这是你运气好,不是最坏情况。
现在再来理解一下什么叫「至少」要扔几次。依然不考虑鸡蛋个数限制,同样是 7 层楼,我们可以优化策略。
最好的策略是使用二分查找思路,我先去第 (1 + 7) / 2 = 4
层扔一下:
如果碎了说明 F
小于 4,我就去第 (1 + 3) / 2 = 2
层试……
如果没碎说明 F
大于等于 4,我就去第 (5 + 7) / 2 = 6
层试……
以这种策略,最坏情况应该是试到第 7 层鸡蛋还没碎(F = 7
),或者鸡蛋一直碎到第 1 层(F = 0
)。然而无论那种最坏情况,只需要试 log7
向上取整等于 3 次,比刚才尝试 7 次要少,这就是所谓的至少要扔几次。
实际上,如果不限制鸡蛋个数的话,二分思路显然可以得到最少尝试的次数,但问题是,现在给你了鸡蛋个数的限制 K
,直接使用二分思路就不行了。
比如说只给你 1 个鸡蛋,7 层楼,你敢用二分吗?你直接去第 4 层扔一下,如果鸡蛋没碎还好,你可以把鸡蛋捡起来再去更高的楼层尝试;但如果碎了,你就没有鸡蛋继续测试了,无法确定鸡蛋恰好摔不碎的楼层 F
了。
其实这种情况下只能用线性扫描的方法,从下网上一层层尝试扔鸡蛋,那么最坏情况下需要扔 7 次,算法返回结果应该是 7。
有的读者也许会有这种想法:二分查找排除楼层的速度无疑是最快的,那干脆先用二分查找,等到只剩 1 个鸡蛋的时候再执行线性扫描,这样得到的结果是不是就是最少的扔鸡蛋次数呢?
很遗憾,并不是,比如说把楼层变高一些,100 层,给你 2 个鸡蛋,你在 50 层扔一下,碎了,那就只能线性扫描 1~49 层了,最坏情况下要扔 50 次。
如果不要「二分」,变成「五分」「十分」都会大幅减少最坏情况下的尝试次数。比方说第一个鸡蛋每隔十层楼扔,在哪里碎了第二个鸡蛋一个个线性扫描,总共不会超过 20 次。最优解其实是 14 次。最优策略非常多,而且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。
说了这么多废话,就是确保大家理解了题目的意思,而且认识到这个题目确实复杂,就连我们手算都不容易,如何用算法解决呢?
🌟
🌟
#二、思路分析
对动态规划问题,直接套我们以前多次强调的框架即可:这个问题有什么「状态」,有什么「选择」,然后穷举。
**「状态」很明显,就是当前拥有的鸡蛋数 K
和需要测试的楼层数 N
**。随着测试的进行,鸡蛋个数可能减少,楼层的搜索范围会减小,这就是状态的变化。
「选择」其实就是去选择哪层楼扔鸡蛋。回顾刚才的线性扫描和二分思路,二分查找每次选择到楼层区间的中间去扔鸡蛋,而线性扫描选择一层层向上测试。不同的选择会造成状态的转移。
现在明确了「状态」和「选择」,动态规划的基本思路就形成了:肯定是个二维的 dp
数组或者带有两个状态参数的 dp
函数来表示状态转移;外加一个 for 循环来遍历所有选择,择最优的选择更新状态:
// 定义:当前状态为 K 个鸡蛋,面对 N 层楼 |
这段伪码还没有展示递归和状态转移,不过大致的算法框架已经完成了。
我们选择在第 i
层楼扔了鸡蛋之后,可能出现两种情况:鸡蛋碎了,鸡蛋没碎。注意,这时候状态转移就来了:
如果鸡蛋碎了,那么鸡蛋的个数 K
应该减一,搜索的楼层区间应该从 [1..N]
变为 [1..i-1]
共 i-1
层楼;
如果鸡蛋没碎,那么鸡蛋的个数 K
不变,搜索的楼层区间应该从 [1..N]
变为 [i+1..N]
共 N-i
层楼。
注
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,在第 i
层楼扔鸡蛋如果没碎,楼层的搜索区间缩小至上面的楼层,是不是应该包含第 i
层楼呀?不必,因为已经包含了。开头说了 F
是可以等于 0 的,向上递归后,第 i
层楼其实就相当于第 0 层,可以被取到,所以说并没有错误。
因为我们要求的是最坏情况下扔鸡蛋的次数,所以鸡蛋在第 i
层楼碎没碎,取决于那种情况的结果更大:
int dp(int K, int N): |
递归的 base case 很容易理解,当楼层数 N
等于 0 时,显然不需要扔鸡蛋;当鸡蛋数 K
为 1 时,显然只能线性扫描所有楼层:
int dp(int K, int N) { |
至此,其实这道题就解决了!只要添加一个备忘录消除重叠子问题即可:
java 🟢cpp 🤖python 🤖go 🤖javascript 🤖
class Solution { |
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?动态规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就是子问题个数 × 函数本身的复杂度。
函数本身的复杂度就是忽略递归部分的复杂度,这里 dp
函数中有一个 for 循环,所以函数本身的复杂度是 O(N)。
子问题个数也就是不同状态组合的总数,显然是两个状态的乘积,也就是 O(KN)。所以算法的总时间复杂度是 O(K*N^2), 空间复杂度 O(KN)。
这个问题很复杂,但是算法代码却十分简洁,这就是动态规划的特性,穷举加备忘录/DP table 优化,真的没啥新意。
有读者可能不理解代码中为什么用一个 for 循环遍历楼层 [1..N]
,也许会把这个逻辑和之前探讨的线性扫描混为一谈。其实不是的,这只是在做一次「选择」。
比方说你有 2 个鸡蛋,面对 10 层楼,你这次选择去哪一层楼扔呢?不知道,那就把这 10 层楼全试一遍。至于下次怎么选择不用你操心,有正确的状态转移,递归算法会把每个选择的代价都算出来,我们取最优的那个就是最优解。
另外,这个问题还有更好的解法,比如修改代码中的 for 循环为二分搜索,可以将时间复杂度降为 O(KNlogN);再改进动态规划解法可以进一步降为 O(KN);使用数学方法解决,时间复杂度达到最优 O(K*logN),空间复杂度达到 O(1)。
二分的解法也有点误导性,你很可能以为它跟我们之前讨论的二分思路扔鸡蛋有关系,实际上没有半毛钱关系。能用二分搜索是因为状态转移方程的函数图像具有单调性,可以快速找到最值。
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如何优化。
#三、二分搜索优化
二分搜索的优化的核心是状态转移方程的单调性,首先简述一下原始动态规划的思路:
1、暴力穷举尝试在所有楼层 1 <= i <= N
扔鸡蛋,每次选择尝试次数最少的那一层;
2、每次扔鸡蛋有两种可能,要么碎,要么没碎;
3、如果鸡蛋碎了,F
应该在第 i
层下面,否则,F
应该在第 i
层上面;
4、鸡蛋是碎了还是没碎,取决于哪种情况下尝试次数更多,因为我们想求的是最坏情况下的结果。
核心的状态转移代码是这段:
// 当前状态为 K 个鸡蛋,面对 N 层楼 |
这个 for 循环就是下面这个状态转移方程的具体代码实现:
如果能够理解这个状态转移方程,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二分查找的优化思路。
首先我们根据 dp(K, N)
数组的定义(有 K
个鸡蛋面对 N
层楼,最少需要扔几次),很容易知道 K
固定时,这个函数随着 N
的增加一定是单调递增的,无论你策略多聪明,楼层增加测试次数一定要增加。
那么注意 dp(K - 1, i - 1)
和 dp(K, N - i)
这两个函数,其中 i
是从 1 到 N
单增的,如果我们固定 K
和 N
,把这两个函数看做关于 i
的函数,前者随着 i
的增加应该也是单调递增的,而后者随着 i
的增加应该是单调递减的:
这时候求二者的较大值,再求这些最大值之中的最小值,其实就是求这两条直线交点,也就是红色折线的最低点嘛。
我们前文 二分查找的运用技巧 讲过,二分查找的运用很广泛,只要能够找到具有单调性的函数关系,都很有可能可以运用二分查找来优化线性搜索的复杂度。回顾这两个 dp
函数的曲线,我们要找的最低点其实就是这种情况:
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{ |
熟悉二分搜索的同学肯定敏感地想到了,这不就是相当于求 Valley(山谷)值嘛,可以用二分查找来快速寻找这个点的,直接看代码吧,将 dp
函数的线性搜索改造成了二分搜索,加快了搜索速度:
java 🟢cpp 🤖python 🤖go 🤖javascript 🤖
int dp(int K, int N) { |
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?动态规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就是子问题个数 × 函数本身的复杂度。
函数本身的复杂度就是忽略递归部分的复杂度,这里 dp
函数中用了一个二分搜索,所以函数本身的复杂度是 O(logN)。
子问题个数也就是不同状态组合的总数,显然是两个状态的乘积,也就是 O(KN)。
所以算法的总时间复杂度是 O(KNlogN), 空间复杂度 O(KN)。效率上比之前的算法 O(KN^2) 要高效一些。
#四、重新定义状态转移
找动态规划的状态转移本就是见仁见智,比较玄学的事情,不同的状态定义可以衍生出不同的解法,其解法和复杂程度都可能有巨大差异,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再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定义的 dp
数组含义:
int dp(int k, int n) |
用 dp
数组表示的话也是一样的:
dp[k][n] = m |
按照这个定义,就是确定当前的鸡蛋个数和面对的楼层数,就知道最小扔鸡蛋次数。最终我们想要的答案就是 dp(K, N)
的结果。
这种思路下,肯定要穷举所有可能的扔法的,用二分搜索优化也只是做了「剪枝」,减小了搜索空间,但本质思路没有变,还是穷举。
现在,我们稍微修改 dp
数组的定义,确定当前的鸡蛋个数和最多允许的扔鸡蛋次数,就知道能够确定 F
的最高楼层数。具体来说是这个意思:
dp[k][m] = n |
这其实就是我们原始思路的一个「反向」版本,我们先不管这种思路的状态转移怎么写,先来思考一下这种定义之下,最终想求的答案是什么?
我们最终要求的其实是扔鸡蛋次数 m
,但是这时候 m
在状态之中而不是 dp
数组的结果,可以这样处理:
java 🟢cpp 🤖python 🤖go 🤖javascript 🤖
int superEggDrop(int K, int N) { |
题目不是给你 K
鸡蛋,N
层楼,让你求最坏情况下最少的测试次数 m
吗?while
循环结束的条件是 dp[K][m] == N
,也就是给你 K
个鸡蛋,测试 m
次,最坏情况下最多能测试 N
层楼。
注意看这两段描述,是完全一样的!所以说这样组织代码是正确的,关键就是状态转移方程怎么找呢?还得从我们原始的思路开始讲。之前的解法配了这样图帮助大家理解状态转移思路:
这个图描述的仅仅是某一个楼层 i
,原始解法还得线性或者二分扫描所有楼层,要求最大值、最小值。但是现在这种 dp
定义根本不需要这些了,基于下面两个事实:
1、无论你在哪层楼扔鸡蛋,鸡蛋只可能摔碎或者没摔碎,碎了的话就测楼下,没碎的话就测楼上。
2、无论你上楼还是下楼,总的楼层数 = 楼上的楼层数 + 楼下的楼层数 + 1(当前这层楼)。
根据这个特点,可以写出下面的状态转移方程:
dp[k][m] = dp[k][m - 1] + dp[k - 1][m - 1] + 1 |
dp[k][m - 1]
就是楼上的楼层数,因为鸡蛋个数 k
不变,也就是鸡蛋没碎,扔鸡蛋次数 m
减一;
dp[k - 1][m - 1]
就是楼下的楼层数,因为鸡蛋个数 k
减一,也就是鸡蛋碎了,同时扔鸡蛋次数 m
减一。
注
这个 m
为什么要减一而不是加一?之前定义得很清楚,这个 m
是一个允许扔鸡蛋的次数上界,而不是扔了几次。
至此,整个思路就完成了,只要把状态转移方程填进框架即可:
java 🟢cpp 🤖python 🤖go 🤖javascript 🤖
class Solution { |
🌟 代码可视化动画 🌟
如果你还觉得这段代码有点难以理解,其实它就等同于这样写:
for (int m = 1; dp[K][m] < N; m++) |
看到这种代码形式就熟悉多了吧,因为我们要求的不是 dp
数组里的值,而是某个符合条件的索引 m
,所以用 while
循环来找到这个 m
而已。
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?很明显就是两个嵌套循环的复杂度 O(KN)。
另外注意到 dp[m][k]
转移只和左边和左上的两个状态有关,可以根据前文 动态规划的空间压缩技巧 优化成一维 dp
数组,这里就不写了。
#五、还可以再优化
再往下还可以继续优化,我就不具体展开了,仅仅简单提一下思路吧。
在刚才的思路之上,注意函数 dp(m, k)
是随着 m
单增的,因为鸡蛋个数 k
不变时,允许的测试次数越多,可测试的楼层就越高。
这里又可以借助二分搜索算法快速逼近 dp[K][m] == N
这个终止条件,时间复杂度进一步下降为 O(KlogN)。不过我觉得我们能够写出 O(KNlogN) 的二分优化算法就行了,后面的这些解法呢,我认为不太有必要掌握,把欲望限制在能力的范围之内才能拥有快乐!
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根据二分搜索代替线性扫描 m
的取值,代码的大致框架肯定是修改穷举 m
的 while 循环:
java 🟢cpp 🤖python 🤖go 🤖javascript 🤖
// 把线性搜索改成二分搜索 |
简单总结一下吧,第一个二分优化是利用了 dp
函数的单调性,用二分查找技巧快速搜索答案;第二种优化是巧妙地修改了状态转移方程,简化了求解了流程,但相应的,解题逻辑比较难以想到;后续还可以用一些数学方法和二分搜索进一步优化第二种解法,不过不太值得掌握。
本文终,希望对你有一点启发。